告訴用戶“避免點擊不良鏈接”仍然無法正常工作, UK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


「別點不明連結」教了這麼久,還是沒用?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痛陳網路安全教育困境

2025年3月13日,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 (NCSC) 在一篇引人深思的部落格文章中坦言,長久以來宣導的「避免點擊不良連結」的網路安全原則,在實際應用中效果不佳。這篇名為《告訴用戶“避免點擊不良連結”仍然無法正常工作》的文章,直指傳統的網路安全教育模式存在根本缺陷,呼籲重新思考如何提高用戶的網路安全意識。

為什麼「別點不明連結」這句話行不通?

NCSC 指出,問題的核心不在於用戶不願意學習,而是在於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連結真假難辨: 網路詐騙手法日益精湛,詐騙連結往往偽裝成合法的網址,或是利用縮網址等方式隱藏真實目的地。即使是熟悉網路的人,也難以一眼辨別。
  • 心理壓力與誘惑: 詐騙訊息常常利用時間壓力、恐嚇威脅、或是提供誘人的獎勵等方式,誘使用戶在未經仔細思考的情況下點擊連結。
  • 情境依賴性: 用戶在不同情境下的警惕性不同。例如,在工作環境中,用戶可能更謹慎;但在私人時間,或是在忙碌時,更容易疏忽大意。
  • 資訊過載: 用戶每天接收到大量的網路資訊,很難在所有的連結上都保持高度警惕。
  • 安全意識疲勞: 長期接受網路安全教育,但往往缺乏實際的演練和反饋,容易產生安全意識疲勞,導致防護意識鬆懈。

NCSC 的觀點:我們需要更聰明的網路安全教育!

NCSC 認為,僅僅告訴用戶「避免點擊不良連結」是远远不夠的。他們提出以下建議,希望能夠更有效地提升用戶的網路安全意識:

  • 聚焦於情境與行為: 從用戶的實際生活情境出發,例如網購、社交媒體、線上會議等,模擬真實的網路詐騙場景,讓用戶學習如何辨別可疑訊息和連結。
  • 提供實際操作的工具和技巧: 教導用戶如何檢查連結的真實性,例如將滑鼠停留在連結上查看目標網址,或是使用網站安全檢測工具等。
  • 強調負責任的網路行為: 鼓勵用戶養成良好的網路習慣,例如定期更新密碼、啟用雙重驗證、謹慎分享個人資訊等。
  • 強調「回報」的重要性: 鼓勵用戶在發現可疑訊息或連結時,主動向相關單位或平台舉報,共同維護網路安全環境。
  • 利用科技手段加強防護: 例如使用瀏覽器安全插件、垃圾郵件過濾器等,自動檢測和攔截可疑連結。
  • 持續不斷的教育與更新: 網路詐騙手法不斷演變,因此網路安全教育需要持續更新,才能跟上最新的威脅。

這篇文章對我們的啟示

NCSC 的文章點出了當前網路安全教育的困境,並提供了有價值的解決方案。對我們來說,這篇文章有以下幾點啟示:

  • 網路安全意識不僅僅是知識,更是一種習慣: 我們需要將網路安全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,養成良好的網路習慣。
  • 不要過度自信: 即使我們認為自己很懂網路,也仍然需要保持警惕,學習最新的網路安全知識。
  • 積極參與,共同維護網路安全: 遇到可疑訊息或連結,不要袖手旁觀,積極向相關單位舉報。
  • 科技是輔助,但不能取代人的判斷: 科技手段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可疑連結,但最終的決定權仍然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。

總而言之,NCSC 的這篇文章提醒我們,網路安全教育需要與時俱進,不能再停留在簡單的口號式宣導。只有透過更聰明的教育方式,才能真正提升用戶的網路安全意識,共同打造一個更安全的網路環境。


告訴用戶“避免點擊不良鏈接”仍然無法正常工作

人工智慧提供了新聞。

以下問題用於從 Google Gemini 生成答案:

2025-03-13 11:22,’告訴用戶“避免點擊不良鏈接”仍然無法正常工作’ 根據 UK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 發布。請撰寫一篇詳細的文章,包含相關資訊,並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。


124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