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慮AI系統的安全性, UK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


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 (NCSC) 發布:2025 年 AI 系統安全思考指南

2025 年 3 月 13 日,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 (NCSC) 發布了一篇重要的博文 “考慮 AI 系統的安全性”,揭示了日益複雜的 AI 系統所帶來的安全挑戰,並為組織機構提供指導,幫助他們在設計、開發和部署 AI 系統時將安全放在首位。這篇博文不僅闡明了潛在的安全風險,還提供了實用的建議,旨在建立更安全、更可靠的 AI 生態系統。

AI 系統安全的重要性

AI 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,從自動駕駛汽車到醫療診斷,再到金融詐欺偵測。隨著 AI 系統在關鍵基礎設施和敏感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,確保這些系統的安全變得至關重要。

想像一下:一個用於控制電網的 AI 系統如果受到攻擊,可能會導致大面積停電,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和社會動盪。或者,一個用於醫療診斷的 AI 系統如果被篡改,可能會產生錯誤的診斷結果,危及患者的生命。

NCSC 的這篇博文強調,AI 系統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挑戰,更是一個涉及法律、倫理和社會責任的複雜議題。

AI 系統安全面臨的獨特挑戰

與傳統軟件系統相比,AI 系統的安全面臨著一些獨特的挑戰:

  • 數據依賴性: AI 系統的性能高度依賴於訓練數據的質量和數量。如果訓練數據被污染、偏差或不完整,可能會導致 AI 系統產生錯誤或不公平的結果,甚至被惡意利用。
  • 黑盒特性: 許多 AI 系統 (尤其是基於深度學習的模型) 具有 “黑盒” 特性,其內部運作機制難以理解。這使得我們難以評估其安全性和魯棒性,也難以診斷和修復安全漏洞。
  • 對抗性攻擊: AI 系統容易受到對抗性攻擊,即通過對輸入數據進行微小的、人眼難以察覺的修改,就可以讓 AI 系統產生錯誤的輸出。例如,一個經過特殊設計的貼紙,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的交通標誌識別系統誤判。
  • 模型盜竊和逆向工程: AI 模型本身也是有價值的知識產權,容易被盜竊和逆向工程。攻擊者可以通過竊取 AI 模型,了解其內部運作機制,進而找到其安全漏洞。

NCSC 提出的安全思考框架

為了幫助組織機構更好地應對 AI 系統的安全挑戰,NCSC 在博文中提出了一個全面的安全思考框架,涵蓋以下幾個關鍵方面:

  1. 了解 AI 系統的風險:

  2. 識別潛在的威脅: 組織機構需要識別針對其 AI 系統的潛在威脅,例如數據污染、對抗性攻擊、模型盜竊等。

  3. 評估風險的影響: 組織機構需要評估這些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,包括經濟損失、聲譽損害、安全事故等。
  4. 根據風險等級制定安全策略: 根據風險評估結果,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和措施,確保 AI 系統的安全運行。

  5. 從設計之初考慮安全:

  6. 安全設計原則: 將安全設計原則融入到 AI 系統的開發流程中,例如最小特權原則、縱深防禦原則等。

  7. 安全開發實踐: 採用安全開發實踐,例如代碼審查、漏洞掃描、滲透測試等,及早發現和修復安全漏洞。
  8. 安全架構設計: 設計安全的 AI 系統架構,包括數據存儲、模型訓練、部署環境等,確保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。

  9. 安全地管理 AI 系統的數據:

  10. 數據安全: 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護 AI 系統的訓練數據,防止數據洩露、篡改和污染。

  11. 數據質量: 確保訓練數據的質量,避免數據偏差和不完整性,提高 AI 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  12. 數據合規性: 遵守相關的數據隱私法規,例如 GDPR,保護用戶的個人數據。

  13. 持續監控和測試 AI 系統的安全:

  14. 安全監控: 部署安全監控系統,實時監控 AI 系統的運行狀態,及早發現異常行為和安全事件。

  15. 安全測試: 定期對 AI 系統進行安全測試,包括漏洞掃描、滲透測試、對抗性攻擊測試等,評估系統的安全性和魯棒性。
  16. 事件響應: 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響應機制,及時處理安全事件,降低安全風險。

  17. 確保 AI 系統的可解釋性和可控性:

  18. 可解釋性: 提高 AI 系統的可解釋性,使其決策過程更加透明和可理解,方便用戶理解和信任。

  19. 可控性: 確保 AI 系統的可控性,使其能夠按照預期的目標運行,避免產生意外或不良的後果。
  20. 人機協作: 在 AI 系統的決策過程中,充分考慮人類的判斷和經驗,實現人機協作,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合理性。

實際應用與案例

NCSC 的指南並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,而是提供了許多實際的應用和案例:

  • 自動駕駛汽車: 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對抗性攻擊測試,可以幫助汽車製造商發現並修復安全漏洞,提高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。
  • 醫療診斷系統: 通過加強醫療診斷系統的數據安全,可以保護患者的個人隱私,避免醫療診斷系統被用於非法目的。
  • 金融詐欺偵測系統: 通過監控金融詐欺偵測系統的運行狀態,可以及早發現詐欺行為,保護用戶的財產安全。

結論

NCSC 的這篇博文是對 AI 系統安全領域的一次重要貢獻,它不僅提醒了我們 AI 系統安全的重要性,也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安全思考框架,幫助組織機構更好地應對 AI 系統的安全挑戰。

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,AI 系統的安全問題將會變得越來越複雜。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安全技術,加強國際合作,共同建立更安全、更可靠的 AI 生態系統。

給讀者的建議

  • 深入閱讀 NCSC 的博文: 仔細閱讀 NCSC 的原始博文,了解更多細節和具體建議。
  • 學習 AI 安全相關知識: 通過學習 AI 安全相關知識,提高自身對 AI 系統安全的認識和理解。
  • 參與 AI 安全社區: 加入 AI 安全社區,與其他專家和研究人員交流經驗,共同探索 AI 安全的解決方案。
  • 將安全融入到 AI 系統的整個生命週期: 從設計、開發、部署到維護,將安全融入到 AI 系統的整個生命週期中,確保 AI 系統的安全運行。

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您理解 NCSC 的博文內容,並為您在 AI 系統安全方面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。 請記住,保障 AI 系統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!


考慮AI系統的安全性

人工智慧提供了新聞。

以下問題用於從 Google Gemini 生成答案:

2025-03-13 12:05,’考慮AI系統的安全性’ 根據 UK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 發布。請撰寫一篇詳細的文章,包含相關資訊,並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。


23

發佈留言